媒体聚焦
【四川日报】四川倡议成真 期许之旅扬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的“前”与“后”
10月29日16时许,成都新华宾馆,随着红布扯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匾露出。从这一刻起,囊括川陕甘三省主要大熊猫栖息地、基因交流走廊带和部分潜在栖息地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把它的协调管理机构正式选址在四川。也从这一刻起,一种全新的大熊猫?;し妒浇胧抵侍剿鹘锥?。 国家公园,是国际公认的?;さ刈罡叻妒?,也是中央赋予川陕甘三省探索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新机制体制的重大责任。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四川揭牌,也为了国家公园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四川最早倡议、用极大力度?;ご笮苊ǎ缃褚哺秤枇烁嗟钠谛?。 1 一段历程 四川首倡,十余年后大熊猫国家公园迈出实质步伐 “四川的划入区最多、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最大,又是首倡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所以,管理局选址四川合情合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坦言,早在2003年,四川就已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概念。 首倡者之一,是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雅安市原副市长孙前。得知管理机构已经揭牌,孙前感慨万千。 那是2003年,孙前还在雅安担任副市长。这一年,他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的专家联合调研后,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公园的报告,这也是目前有据可查的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最早的倡议。在这份报告中,孙前等人呼吁:以雅安、阿坝、凉山等地为中心,建立一个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国家公园,集?;ぁ⒖破?、游憩于一身,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与思路。 此前,孙前曾前往美国等地,现场考察过国家公园的运行模式,光笔记就记了两大本。他已有过类似经验——也是2003年,依据他的另一份调研报告,中国大熊猫?;ぱ芯恐行谋谭逑炕卣铰浠а虐病U庖痪俅?,为日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转移避难的大熊猫提供了落脚点。 受限于时代等因素,孙前和成都山地所的这份报告石沉大海。但此后只要有机会,他便在公开场合呼吁:“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享誉世界,成了一张名片;我们四川有这么丰富的大熊猫资源,只要整合得好、利用得好,绝对不比他们差?!?/p> 沉寂10年后,2013年底,一个偶然的契机,再度点燃了孙前的梦想。 当时,雅安市正在编制“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孙前等专家旧话重提。这一次,他们的呼吁很快得到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回应。“但这时候,我们还是着眼于四川本土建立国家公园?!笔×忠堤氨4ο喙馗涸鹑私樯?,根据省林业厅当时的设想,是把雅安、成都、绵阳三市的大熊猫栖息地、潜在栖息地、基因交流走廊带整合,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熬刑趾?,2014年,我们明确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个概念。” 谁也没想到,发轫于四川的倡议,得到出乎意料的热烈回应?!爸醒氩课豢淳秃苄朔埽龆ò颜飧銮蛟倮┐?、模式再创新?!痹伊忠稻执笮苊ò煜喙馗涸鹑嘶匾洌又醒氩课忝婵蠢?,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范围应该更大、探索的东西应该更多。 此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与试点正式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案头。最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成为仅有的三个经过最高层审议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之一,而另外两个,分别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方案。 2 一种传承 延续惯例,再次定义大熊猫野外保护的未来
揭牌现场,无论是专家还是业务主管部门均认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是这十年来大熊猫保护的关键性事件,延续了惯例。 业内普遍认为,回首大熊猫?;だ?,几乎每隔十年,大熊猫?;ち煊蚓突岢鱿忠桓隹葱曰虻吒残缘木俅搿U庑┐胧?,几乎都率先在四川开端。而四川,也是这些年大熊猫?;び肟蒲械闹饕斡胝摺?/p> 历史的先声出现于1963年。这一年,四川的卧龙、喇叭河、黑水河、蜂桶寨和雪宝顶成为四川乃至中国第一批自然?;で?,由此开启了超过半个世纪的以自然?;で魈灞;さ氐氖贝?。至今,四川先后建立了46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で?。在此基础上,野生大熊猫种群恢复到1864只,大熊猫也被国际权威组织摘掉“濒危”的帽子。 11年之后,四川境内岷山山系箭竹开花和频发的地质灾害,让野生大熊猫种群出现衰退趋势。这一年,四川专家、大熊猫科研泰斗胡锦矗奉命率队抵达卧龙国家级自然?;で⑵鹑死嗬飞系谝桓龃笮苊ü鄄庹尽粤逡慌锕鄄庹?。由此,开启了迄今仍在持续的人工干预大熊猫?;ぶ?。 1983年,四川境内邛崃山系箭竹开花,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再遭威胁。伴随着《熊猫咪咪》的歌谣,举国上下掀起了“抢救大熊猫行动”。此后,中国大熊猫?;ぱ芯恐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保护科研机构先后在四川建立,四川乃至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与科研就此起步。迄今,四川境内的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超过了400只。 1994年,中国和日本达成协议,彻底摒弃以往的赠送方式,大熊猫跨国借展与跨国科研繁育成为至今未改的定制。同年,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梅梅”和“永明”前往日本和歌山县,由此开启了大熊猫新的“留洋”之路。 2003年,大熊猫野化放归正式提上日程,由在四川的中国大熊猫?;ぱ芯恐行某械U庀钊挝?。迄今,先后有20余只大熊猫在四川参加野化放归训练,已放归的11只大熊猫全部在四川。 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首次提出发挥大熊猫野生种群“伞护”作用,将?;ぶ氐惴旁诹舜笮苊ê退男』锇?,以及他们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上。这也让胡锦矗充满期待,“在耄耋之年,能见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诞生,足慰平生?!?/p> 3 一个进程 新的范式,“落地”之后如何更有效更稳健
让众多专家和大熊猫野外?;と耸考ざ?,还有揭牌所意味的大熊猫?;ば路妒降穆涞?。但这种新范式,在“落地”之后能“生根”吗? 确立新范式,首战是解决野生种群栖息地的退化和破碎化。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事权的管理机构的原因。”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在2020年底前,将会对川陕甘三省划入区的80个各类?;さ亟姓?,打通此前处于孤立状态的各栖息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和种群联系。 科研表明,一个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要维持在40只以上、栖息地要114.7平方公里,才能得以正常延续。前述负责人说,此前的调研表明,全国33个局域种群中,有24个种群数量低于40只,部分栖息地被水电、矿山侵蚀,“所以,划入区有一部分不是栖息地,但处于两个或多个栖息地中间,这样的地方,今后是我们生态修复和?;さ闹氐闱颉V劣谕嘶奈侍?,早在此前的试点中,川陕甘三省都下达了划入区的‘封禁令’。” 确立新范式,自然资源产权是绕不开的关键话题。 记者注意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入区内,有集体林地、草地,还有国有林区?!坝械牧值睾筒莸匾丫啡ǖ交Я?,通过何种形式来经营管理,需要区分对待。”一位要求匿名的大熊猫专家表示,唯有确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才能完善当地居民参与生态?;さ睦娣窒砘坪投嘣纳;げ钩セ疲路妒讲拍芨行?、更稳健。 “没有当地居民的支持,保护工作是开展不下去的。”前述专家说,此前川内已有多地开展试点,例如平武县老河沟,当地通过林权流转等方式,把一片伐木场建成了大熊猫?;で?,“这些都可以借鉴?!倍笮苊ü夜肮芾砭指涸鹑怂兆诤T虮硎荆窈?,大熊猫国家公园将依据功能分区来确定自然资源资产处置方案,并依据不同分区来探索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总的来讲,科普游憩区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大熊猫和它的小伙伴们得到保护,让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p> 确立新范式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发挥大熊猫“伞护”作用。 “首先,划入区的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将实行无差别?;し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大熊猫的伴生物种有8000余个,任何一种物种的消长都有可能带来生态系统剧变的“蝴蝶效应”。也因此,必须对划入区的生态系统实施最严格的?;ぶ贫龋安恍略錾跃钅渴且惶醯紫摺?。 前述负责人还透露,围绕大熊猫这个?;さ暮诵模窈蠡菇怨夜扒蚰诘纳低辰蟹掷嘈薷??!暗比?,有的地方我们让它自然修复?!备酶涸鹑巳衔?,无差别?;ず蜕低承薷?,就是大熊猫“伞护”作用的最好体现,“?;ご笮苊ê推芟⒌氐氖焙?,也?;ち苏庑ū鸬模┪镏帧!?(记者 王成栋) (《四川日报》2018年10月30日第04版)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1030/202990.shtml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